就看你能不能接受入耳式耳機了。
蘋果正式推出了傳聞已久的AirPods Pro,入耳式的新設計伴隨著期待已久的降噪功能,但其售價也來到了7990元,與第二代AirPods拉開了1500元的差價。通過翻閱兩款AirPods的規格參數以及介紹之後,我發現這1500塊的差價也不是貴得沒有道理。與前代相比,AirPods Pro最明顯的變化在於後者採用了入耳式的新設計,整體沿用了蘋果一貫的簡潔白色設計,但長度比前代稍短(30.9mm<40.5mm),而重量(5.4g>4g)以及寬度(21.8mm>16.5mm)則大於前代。此外,AirPods Pro的充電盒也變得更「扁」,但整體的體積還是比市面上其他入耳式降噪耳機的充電盒更「苗條一些」。而為了讓採用入耳式設計的AirPods Pro佩戴起來更加舒適,AirPods Pro可選用三種不同尺寸的矽膠耳塞來適配耳腔的大小,而且還能在內置的「通氣系統」的幫助下平衡耳腔內外壓力,提高佩戴舒適性。蘋果在官網中這樣介紹到:「這些內部錐形設計的耳塞會貼合你的耳形,使AirPods Pro可以始終牢牢戴在耳中。再加上通氣系統幫助平衡壓力,你在佩戴時會有一種宛如無物的感覺。」作為對比,採用半開放設計的第二代AirPods雖然能夠避免入耳式耳機所帶來的「脹耳感」,但同時也使其無法充分適應每一個人的耳朵,此前我身邊就有朋友因戴著AirPods容易掉而最終放棄使用的前例。此外,半開放的設計在缺少被動物理降噪的條件下,也很難實現足夠優秀的降噪效果,這也是我們經常在第一/二代AirPods上提起的隔音效果不佳的重要原因之一。而我們最終在採用入耳式設計的AirPods Pro上看到降噪功能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。
除了入耳式設計帶來的物理降噪以外,AirPods Pro也具備主動降噪功能,可根據耳部的幾何結構和耳塞的佩戴貼合度持續進行調節,以阻隔外界噪音。外向式麥克風會檢測外部聲波,隨後採用與之相當的抗噪聲波將其抵消,從而實現降噪;內向式麥克風會檢測你耳內是否有多餘的聲波,然後同樣用抗噪聲波予以抵消。而且和市面上其他降噪耳機一樣,AirPods也支持模式切換,可以在「降噪模式」和「通透模式」之間切換,後者可以暫時關閉耳機的降噪功能,讓外界的聲音進入耳機,從而讓你在和身邊的人交談時更加自然。和第一/二代AirPods不同,AirPods Pro的交互由耳機本體轉移到耳機柄的力度感應器上,並支持更多的手勢控制,例如按一下播放/暫停或接聽電話、按兩下跳至下一首曲目、按三下跳至上一首曲目、長按則在主動降噪與通透模式之間切換。但降噪功能也意味著更大的耗電量,和第一/二代AirPods相比,AirPods Pro單次充電的聆聽時間只有4.5小時,稍弱於前代的5小時,但配合充電盒的話依舊可以實現24小時的聆聽時長以及充電5分鐘增加1小時聆聽時長的效果。除了降噪以外,AirPods的音頻能力也得到提升,通過定制的高振幅、低失真度揚聲器驅動單元,AirPods Pro可實現渾厚有力的低音,而內向式麥克風則可幫助調節中頻和低頻部分,優化音頻輸出;放大器會推動揚聲器驅動單元,來消除背景噪音,並與H1芯片相互配合來控制聲級。而通過擴大麥克風網狀聲孔,也提升了有風環境下的通話清晰度。AirPods Pro還達到IPX4抗汗抗水等級,能夠保證運動和日常使用的耐用性。第一/二代AirPods則沒有達到任何抗水抗汗等級認證。
最後總結一下,AirPods和AirPods Pro 相同之處如下:
1.採用H1芯片,支持「嘿,Siri」功能;
2.支持摘下暫停,戴上播放功能;
3.充電盒支持無線充電。
AirPods和AirPods Pro的不同之處如下:
1. AirPods Pro採用全新的入耳式設計;
2. AirPods Pro支持主動降噪功能;
3. AirPods Pro具有更佳的音質表現;
4. AirPods Pro支持IPX4級別抗汗抗水;
5. AirPods Pro支持更多的手勢控制;
6. AirPods Pro續航稍弱於第二代AirPods;
7. AirPods Pro隨裝附贈閃電轉USB-C連接線;
8. AirPods支持iPhone 5S (2013年)之後機型,AirPods Pro支持iPhone 6s(2015年)之後機型;
9. AirPods Pro售價7990元,第二代AirPods售價5290元(配備無線充電盒售價6490元)。
留言列表